
您當前所在的位置: 首頁 → 草原行圖片專題四:圍欄內外
草原行圖片專題四:圍欄內外
2016-01-13
在“雙權一制”政策實施后,很多嘎查村、村民組的地界都以自然地形或圍欄劃分開來。有部分牧戶也給自己的草地加上了圍欄。
從照片中,我們可以很清楚得看到,圍欄內和圍欄外的草是如何不同。很多牧戶加了圍欄后,將自己的牲畜放到圍欄之外。如此造成的后果是,圍欄內的草長高,但圍欄外的草承擔的壓力卻越來越大。所以,要保護自己的草地,就必須加圍欄。這樣,只要有一戶牧民加了圍欄,就會形成“滾雪球效應”,越來越多的牧戶開始加圍欄,大大增加了畜牧業的經營成本。
由于加圍欄需要的財力較多,所以往往是那些有錢的牧民先加了圍欄,而他們的牲畜卻還可以利用圍欄外的草場,這樣,周邊的貧困牧民的利益就受到了損害。圍欄的建設增多了牧戶之間的矛盾和摩擦。大家把草地圍起來之后,草地被切割,本來可以直線通過的區域必須繞很大一圈才能到達。一些公共的草地,如道路等,牲畜吃、人踩、車壓,沙化加劇,溝壑日深。此外,如果每戶的牲畜只在自己的圍欄內喂養,會造成牲畜的食物單一,長期食用造成體弱多病。
(以上圖片由王曉毅等調研人員拍攝于內蒙古克什克騰旗貢格爾嘎查,拍攝時間2009年6月28日,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農村環境與社會研究中心版權所有)
農村環境與社會研究中心版權所有
地址:中國北京建國門內大街5號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1065室
電話:86-10-85195561 電子郵件: cress@cass.org.cn
地址:中國北京建國門內大街5號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1065室
電話:86-10-85195561 電子郵件: cress@cass.org.cn